这应该是个非常常见的需求了吧。可能因为性能原因需要自己编写一部分 C 代码,可能因为需要的第三方库是 C/C++ 编写的。
我遇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希望将淘宝发的一个切图实现 tclip 放到 Python 上用。和几个同事都尝试折腾了这个问题,总结出了几种可行的方法。
可行的办法
直接 port 到 Python 上
实现例子: https://github.com/CNBorn/pytclip
tclip 是使用 OpenCV 实现的,所以一个可行的途径是直接使用 OpenCV 的 Python Binding,将逻辑在 Python 中实现一遍。
所以如果目标库本身代码比较简单,但是用到了第三方 C/C++ 库,可以寻找有没有第三方库的 Python Binding。如果有,可以将逻辑 port 到 Python 上实现。
优点:
- 编写快,只需要编写 Python 代码,不需要写 C/C++;
- 构建过程简单。由于将构建过程推给了第三方 Python Binding,所以直接用 setuptools 内置的依赖管理指向 PyPI 上的包即可。如果源中提供了打包好的依赖,部署环境不需要安装编译器或 foobar-devel 库。
缺点:
- 视具体情况不同,性能折扣可能比较大;
- 而且最终质量依赖第三方 Python Binding 库的质量。如果第三方实现的很多坑,那我们作为使用者就会掉坑;
- 跨平台、跨解释器受第三方限制。如果第三方 Python Binding 库只支持 CPython 或 Python 2.x 或只支持某个操作系统,那么我们编写的库也将受到这个限制。
使用 CPython ABI 绑定
实现例子: https://github.com/xtao/tclip
这个对 CPython 而言“受官方支持”的做法,大部分库也都会选择这么做。用 C/C++ 编写一个绑定模块并在其中 #include <Python.h> 和定义 PyMODINIT_FUNC ,使用 setuptools 编译后就可以在 Python 中直接 import,非常好用。
除去直接使用 C/C++ 访问 CPython ABI,借助 Pyrex 或者 Cython 能编码过程进一步简化。使用 Cython 后除了访问 C/C++ 接口处,其他地方就像编写普通 Python 代码。
优点:
- CPython 的官方指导做法,适用面广;
- 构建过程简单,在 setup.py 中定义好后, python setup.py install 或者 pip install foobar 就可以直接编译扩展并安装到 site-packages 目录。部署环境要求安装编译器,但编译过程不用人为干预。如果在源中打包好,部署环境的编译器也可以省去。
缺点:
- 仅适用于 CPython,无法适用其它富有潜力的解释器,如 PyPy。
使用 ctypes 或者 cffi 绑定
实现例子: https://github.com/tonyseek/python-tclip
ctypes 是 Python 标准库模块,能在运行时载入动态链接库(Windows 平台上的 foo.dll 、Linux/Unix/OSX 平台上的 foo.so ),在 CPython 2.x/3.x 和 PyPy 上均受支持。
cffi 是 PyPy 开发者编写的一套 Python 与 C 的 FII 实现,和 ctypes 类似,但提供了更高层的接口,支持直接内嵌 C 源码,运行时将其编译。cffi 同时支持 CPython 和 PyPy 两种解释器。在 PyPy 中 cffi 是内置的,ctypes 实际上是 cffi 的一个 wrapper。
其中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cffi,因为它能接受和 setuptools 一样的扩展选项,例如指定 include 路径、 library 路径,方便编译需要外部库支持的 C/C++ 源码。如果配合 一个简单的函数 调用系统的 pkg-config 来寻找这个路径,就能在不同的平台下不修改参数而直接编译,方便程度不亚于 CPython ABI。
另外,cffi 支持基础类型到 Python 的自动转换,例如 str 对 char * 、int 对 int 等。用 cffi 产生的接口对于不合法的输入不是一个粗暴的段错误或 core dump 回应,而是抛出 Python 语言级别的可恢复异常,例如 TypeError 。
一个简单的例子:
如果 C 的源码独立成文件,也可以用 ffi.verify(sources=['foo.c']) 指定。 verify 接受的参数和 setuptools/distutils 的 Extension 类接受的参数是兼容的。
如果目标代码不是 ANSI C 而是 C++ 的,暴露给 cffi 的接口需要包在 extern "C" {} 内。
优点:
- 跨解释器兼容,同时支持 CPython 2.x/3.x 和 PyPy;
- 开发和部署都非常简单,编译过程由 cffi 库默默完成。
缺点:
- 由于是运行时编译,所以即使做了安装源的二进制打包,部署环境还是 必须 安装编译器和 foobar-devel 库;
- 同样由于运行时编译,所以对于频繁运行而每次运行时间又特别短的小脚本来说, verify 的执行有些不“低碳”(对于驻守进程的应用则可以忽略这个开销,因为 verify 只在首次调时编译)。
基于 boost-python 的封装
实现例子:tclip 的例子就没有了。有一个 tesseract 的 Python Binding 实现 tesserwrap, 早期 使用了这个方法。
据说性能捉急,坑又多多。所以 tesserwrap 现在也迁移到 ctypes 了。这里就不详述了。
做出选择
我个人来说最推崇的方法是 cffi/ctypes,理由是“跨解释器”。我认为作为一个库实现,对 PyPy 的支持重要程度不亚于对 Python 3.x 的支持。
我现在发起的开源 Python 库一律对 CPython 2.7、CPython 3.3 和 PyPy latest stable release 提供 CI 保证和维护支持。因为我认为作为维护者,不应该让自己的库成为用户选择优秀解释器的阻碍。cffi/ctypes 很完美地符合了这个要求。
目前为止,我了解的还有 Wand (ImageMagick 的 binding)和现行版本的 tesserwrap (Tesseract 的 binding)使用了 cffi/ctypes ;此外如果要在 PyPy 下使用 PostgreSQL,选择之一也是 psycopg2-ctypes 驱动。